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南顾北刘创作了大量反映革命历史与现实斗争的连环画:

热度 88已有 1245 次阅读2018-1-16 06:47 |个人分类:连环画| 顾炳鑫, 南刘北顾, 刘继卣, 英雄小八路, 东郭先生

在连环画界,习惯把同时享有盛誉的人并称,如解放前有著名的连坛“四大名旦”(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等。经过数年的连环画改造,涌现出一批新的有影响的连环画家,如上海的顾炳鑫、程十发、华三川和北京的刘继卣、王叔晖等,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始连环画创作,并很快获得相当社会声誉的画家。其中刘继卣和顾炳鑫两位,在 50 年代分别以《鸡毛信》和《渡江侦察记》等作品享誉连坛。两位画家几乎同时进人连环画界,又分别为北京和上海新连环画创作的积极实践者,因而从 50 年代中期起便被连坛并称为“南顾北刘”。他们的作品,为新中国连环画在内容与形式、表现技法与手段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范例,并成为新中国连环画史的重要构成部分。
顾炳鑫 1923 年出生于上海宝山的一个贫苦人家。他没有进过专业院校,却通过自学的方式,很早就开始了美术创作。他通过木刻、漫画等艺术形式进入美术领域,并在 1949 年根据赵树理的两篇反映根据地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短篇小说《千手观音》和《小经理》,编绘了两本同名连环画,从此开始在连环画界崭露头角。1952 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顾炳鑫成为该社的创作员,连环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作为自学成才的连环画家,上海滩繁荣的连环画出版和大量的书摊无疑对顾炳鑫产生过重要影响。没有师承,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没有某种固定程式的束缚。顾炳鑫的连环画创作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法自由的特点,充分展示了画家在绘画方面的天分,也能与作品的内容相互契合,形成了极具个人化特点的艺术风格。他的重要作品,在表现形式与手段方面,几乎每一套都有新的探索与尝试。如《渡江侦察记》完全以铅笔素描完成,造型严谨,情节表现真实生动,人物性格与表情也细腻微妙:而取材于前苏联民间故事的《蓝壁毯》则完全以钢笔绘制,在线面结合的对比表现中,画面既有丰富的层次感,也有北国的清峻高爽,1960 年版的《英雄小八路》则是以彩墨画的方式绘成:《红岩》又是纯粹的线描造型,在谨严劲挺的线条中,传达出江姐等革命者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黎明的河边》则以毛笔黑白画的形式绘成,将传统的写意画与素描造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即便是用相同的表现方式,画家也能表现出每部作品不同的审美变化。如同为线描方式造型的《英雄小八路》(1973),不仅有别于《红岩》的谨严庄重,也有别于《列宁在十月》的凝练厚重,《虹南作战史》的朴素热烈,《向阳院的故事》的活泼灵动,呈现出精细又不乏轻松的特点。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建国初期到 70 年代,儿乎每一个时期顾炳鑫都有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问世,这也是他成为连坛尊仰的画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人人参与的大跃进时期,顾炳鑫的全部思想,仍然沉浸在连环画的创作中。1958 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顾炳鑫的两本书,一本是《怎样画连环画》,深人浅出地介绍了连环画创作的相关技巧;另一本是连环画新作《小辫子哥和我》。《怎样画连环画》系统而又简略地叙述了连环画史,强调了思想分析在连环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详细介绍了铅笔、毛笔等不同种类表现工具的特点和相应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对人物造型的规律和从景物写生到连环画画面的转换,顾炳鑫结合了大量具体的优秀图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使这本书不仅成为连环画初学者创作人门的指南,也有助于爱好者提高连环画的欣赏水平。《小辫子哥和我》是一套以毛笔完成的连环画作品,根据郑虎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解放前小雨和小龙两个孩子艰难的求学过程和王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支持。故事本身符合时代的要求,饱含了对旧社会的控诉和批判,但由于这一批判是从孩童的视角来描写,因而使得作品中阶级斗争的意味减弱了,而人性的悲悯与温情则充溢其中。顾炳鑫准确地把握住了故事的这个特点,用细腻的肢体语言和丰富含蓄的面部表情,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在情感,与之相应的线条则行笔凝重缓慢,衣褶和阴影处辅以皴擦,营造出一种与小说相应的氛围。

多变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顾炳鑫连环画的形式特点,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则为顾炳鑫连环画创作的内在支撑。在每一次创作中,顾炳鑫都认真准备,努力使作品的人物与环境、服饰与道具等与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相符。在创作《渡江侦察记》时,他下钟山,游长江,与原著作者交流,分析侦察兵的生活习惯武器装备等,用了整整 8 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篇连环画巨制。“下生活”虽然是那个时期所有艺术家们或主动或被动遵循的创作规律,但能够把这个要求贯穿到所有创作中的画家还是不多见的。或许顾炳鑫是自学成才的原因,深刻体会到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所以在他数十年的连环画创作生涯中,始终贯彻了深人生活的创作原则。为了创作(英雄小八路》,他赶到福建前线体验生活,最终使作品带有浓郁的福建前线的乡土特色。他和同伴们到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原址进行实地考察,以便《红岩》的创作。即便是在“五七”干校中,在接受了连环画《列宁在十月》的创作任务后,还积极克服困难,观摩同名电影,寻找相关资料,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才最后完成。

顾炳鑫对艺术的严格要求,最为经典的例证不是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如何认真、严谨,而是在他还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主任的时候,两次否定了贺友直《山乡巨变》的创作稿,最终促成了这部鸿篇巨制的诞生。
刘继卣。天津“八大家”中的“土城刘家”后裔,其父为现代著名画家刘奎龄。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界,天津虽不像上海一样有著名的土山湾画馆教授西画,也没有如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样著名的美术专】院校,但却有全国最早的市立美术馆。该馆始建于 1929 年,翌年投入使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军飞机轰炸中被夷为平地,从此不复存在。在其开办期间,除定期展览古今美术作品外,还办有绘画传习班,16 岁的刘继卣即在此系统学习了素描、速写、水彩、油画。除此之外,刘继卣既有承继家学,也曾师从刘子久学习山水画技法。1949 年,北京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以后,刘继卣在投稿的同时,提出了到版社工。作的申请,蔡若虹慧眼识珠,刘继卣遂开始了他辉煌的连环画创作历程。
在整个五六十年代,刘继卤创作了《王秀恋》、《鸡毛信》、《闹天宫》、《东郭先生》、《武松打虎》、《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和《奇怪的旅行》、《乌鸦与狐狸》等许多脸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其中《鸡毛信》1955 年获得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评奖一等奖,《武松打虎》在 1956 年获得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美术竞赛和展览等奖,《穷标子扭转乾坤》在 1963 年的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得绘画一等奖,《东郭先生》获得绘画二等奖。
刘继卣的父亲刘奎龄是现代著名画家,精于工笔,擅长动物花鸟创作,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刘继卣自幼受父亲影响,秉承家学,在他的连环画作品中,即便是起陪衬作用的羊、虎、狼之类的动物,也丝毫没有草率之处,不仅显示了画家高超的表现技巧,也充分展示了画家在创作这些动物时的人性化思考。《穷棒子扭转乾坤》是刘继卣在 60 年代初宜扬阶级斗争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一套连环画作品,由姜维朴编定脚本,人民美术出版社于 1963 年出版。由于故事在反映农村的士改工作时,突出了阶级矛盾,因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当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这套品成为唯一的绘画和脚本双获等奖的作品。作品出版后,连续三次印刷,印数超过 100 万册,甚至在 2001 年 8 月修订本出版后,又连续 5 次印刷,造就了新时期连坛的一个传奇。为了使作品的人物、环境和道具更加真实,刘继卣于 1958 年走出京城,到遵化县建明人民公社体验生活,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初稿完成后,他又先后两次回到那里,找社员们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之后才最终定稿。刘继卣传统造型功底深厚,无论是家学还是师承,对传统以线造型的表现方式都十分重视,所以线条在刘继卣的作品中起着重要的审美作用。他的不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景、趣味,但所有的线条都呈现出朴实、严谨、简练的共同特征,表现现实社会的《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如此、表现神话故事的《闹天宫》。《筋斗云》等也是如此,从而使刘继卣的作品具有真实的、生活化的审美特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4-4-25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