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文学脚本] 文学脚本:《赵充国》

[复制链接]
whitaker 发表于 2023-12-7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青海、甘肃境内,有一条常年碧绿的河流叫湟水。两岸土地肥沃,长着茂密的水草,从来就是一块放牧的好地方。秦汉时代,这里是羌(qiāng音腔)族活动的范围。

当时北方匈奴势力强大,羌族成为匈奴的附庸。匈奴从西南方面进扰汉朝,总是把羌族地区作为人力、物力的补给站,构成对汉朝最大的边患。

到汉宣帝时,曾被汉朝封为归义侯、先零羌首领杨玉,为人两面三刀,心怀叵测。在汉朝官吏面前,老是低晃着他那浮肿的脑袋,装着恭顺的样子;背地里却四出活动,诱说羌族各部落叛乱。

过了些日子,羌族各部落首领二百多人,秘密聚会,对天盟誓,表示消除过去彼此存在的仇恨,共同对付汉朝,夺回湟水。

其间,小月氏部落首领狼何还派人向北方匈奴借兵,等湟水这边战争打响,先行袭击鄯善、敦煌等地,切断汉军输送粮食的通道。

正巧,汉朝派出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到西羌各族巡视。义渠安国的性格,有时刚愎自用,有时又优柔寡断。并不是他有什么能耐,因为他是西羌人,朝廷常常委派他来处理西羌事务。

杨玉一见义渠安国,就代表湟水羌人,提出了回湟水放牧的要求。义渠安国思想上毫无准备,一时没了主意。杨玉冷笑一声,说:“你也是西羌人,这点忙都不肯帮,别怪我们不客气了。”说完,几个骑兵一拥而上。

义渠安国所带亲兵不多,心内一阵慌张,忙说:“下官回去,一定面奏皇上…………”杨玉紧逼一步,道:“你先答应下来,再奏朝廷,可行?”义渠安国支吾着说:“这…………这…………”含含糊糊地答应了。

义渠安国走后,杨玉借口朝廷已经同意,派出一部分羌民,强渡湟水放牧。附近酒泉、张掖等州郡官吏,无力禁阻,纷纷向朝廷告急。

一封封告急的羽书传递到朝廷,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汉宣帝一想,后将军赵充国最熟悉西羌情况,还是请他来商议。

赵充国字翁孙,家住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从小爱读兵书,善于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边境民族事务。

汉武帝时,他以代理司马的职务,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去抵御匈奴的侵扰。当时匈奴人多,汉军一去,就被重重包围,粮食断绝,死伤很多。

在非常危急的时刻,赵充国带领一百多个勇士,突破重围,冲进敌人阵地,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使贰师将军和全体将士赢得时间,转败为胜。

在这次战役中,赵充国身负重伤二十余处。武帝听说后,亲自在出巡所在地接见了他,并看了他的伤势,赞叹不已,随即调升他为车骑将军长史。

他以后累立战功,升任后将军;与大将军霍光册立宣帝时,封为营平侯。为了防止匈奴侵犯汉朝边境,朝廷派他一直守在北方边缘九郡。

赵充国这时虽已七十多岁,满头白发,但是精神抖擞,威风不减当年。他正在营楼凭栏远眺,半晌,回顾身后一位青年小伙子感慨地说:“根据近日斥侯得来情况,西南边隅,又将要进入多事之秋了!”

这青年小伙子是跟随他多年现任将军府长史董斯年。董斯年这才开口报告说:“丞相已派人来请将军进京,卑职未敢惊动,怕与此事有关。”赵充国捻着胸前银须,连连点头道:“这就是了。”

赵充国来到朝廷,见宣帝果然问及羌事,便道:“三十多年前,西羌叛乱时,也是先消除旧仇,我怕羌人不会就此罢休。”提起那次拖延四五载的战争,宣帝顿时不安起来:“噢!”他几乎叫出声来。

当他发觉自己在大臣面前这个举动有失仪态,极力保持镇静,然后装着若无其事,徐徐问道:“依你之见?”赵充国接着献计说:“羌族部落众多,态度并不一致,应派使臣巡阅边防部队,侦察羌人谁好谁坏,再相机行事。

宣帝很重视赵充国的意见,可是派谁去好呢?赵充国推荐辛武贤,丞相御史两府认为义渠安国比辛武贤熟悉西羌情况,决定还是派义渠安国去收拾这个局面。

义渠安国带着三千骑兵,一到湟水,就召集先零羌三十多个首领开会。羌人并不把义渠安国放在眼里,一个个趾高气昂地来到会场。

义渠安国一看那样子,便有点沉不住气,厉声问道:“你们凭什么擅自渡湟水放牧?”有个首领“嘿嘿”冷笑了两声:“是你点头同意的······。

义渠安国再也耐不住了,不等那首领说完,立刻大喝一声:“放肆!”命军士将他捆绑起来。顿时气氛十分紧张。

羌人习惯,以战死为光荣,屈服为耻辱,对此岂肯罢休。其他首领一个个拔出佩刀,抢过来相救。义渠安国早在帐外设下伏兵,一声令下,全都冲了进来。

首领们虽然十分骁勇,无奈汉军人多,都做了俘虏。义渠安国觉得还不解恨,哪里顾得分别什么好坏,便把他们推出全给斩了。

一不做,二不休,义渠安国又纵使三千骑兵捕杀过湟水放牧的羌人。当时放牧羌人中,不仅有先零羌,还有幵(qiān 音牵)、罕(hǎn 音罕)羌 和其它部落羌人。汉军这次袭击,杀了一千多人。

对形势发展这么快,杨玉感到意外,一时恐慌、忿怒,赶紧联络各部落一起叛变。他们侵犯汉朝边境,攻打城池,捕杀官吏。

义渠安国三千骑兵,无力分散出击,只得集中进驻浩亹(mén音门)。沿途遭到羌人轮番进攻,难以抵挡,损失车辆、辎重、兵器甚多。


他后悔自己疏忽,没有先抓住杨玉,留下这后患。想到这次出师不利,便叹息自语:“这是一场灾难啊!”

义渠安国刚进浩亹,羌人跟着上来把浩亹团团围住。他顾不得连日战斗劳顿,登上城楼,巡视守城。只见落日的斜辉,照射在城墙头上,带着无限凄凉的景色。

眼看这浩亹有被攻破的危险,义渠安国不得不突围退回令居。他派人向宣帝报告说:“羌人蓄意叛乱,十分猖獗,请求朝廷早派大军进剿。”

宣帝接到报告,心里暗自吃惊。幸喜赵充国留在京城,没有让他回去,忙派人去请赵充国前来商议。

赵充国听到义渠安国的遭遇,向宣帝奏道:“老臣认为:对付羌人,重在谋略,使他们瓦解,不在战争本身。”

宣帝听了赵充国的意见,非常高兴地说:“将军远见,果不负我的期望。但不知派谁去伐西羌合适?”赵充国毫不思索地答道:“没有比我老臣再合适的啦!

宣帝望着赵充国的两鬓白发,踌躇半晌才说:“羌人桀骜(Jié áo音杰熬)不驯,杨玉多诈,将军年迈,须多保重。赵充国舒展双臂,朗声答道:“臣赖陛下洪福,日食数升。谅小小西羌,何难击破,请陛下放心!

赵充国铿锵有力的语言,使宣帝的忧虑早减去了几分,又复问道:“不知将军此去,须带多少人马?”赵充国答道:“据臣近日派人实地勘察得来情况,有万骑足可应用。”宣帝笑着说:“好!”

赵充国率领一万骑兵,浩浩荡荡向西羌开去。大军刚抵黄河,杨玉带领各族羌骑,早已在黄河对岸,严阵以待。

杨玉想趁汉军阵脚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赵充国经验丰富,识穿了杨玉的计谋,一面假装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渡河,以此麻痹敌人;一面派出三支部队,悄悄过了河,抢筑营垒。

营垒筑好后,赵充国指挥大军连夜分批渡河。天亮时,等杨玉发觉,汉军已在黄河南岸了。

杨玉又气又急,忙调集各路人马,包抄汉军营垒。还挑选百十来个骑兵,故意在汉营跟前转来转去,想引诱汉军出击。

汉军将士气愤不过,要求出击。赵充国告诫道:“我们连日行军刚停下来,人马均已疲倦,不能追逐。要记住:跟敌人作战,要以消灭他们为目的,不可贪图小便宜。他不许部队擅自行动。

由黄河到湟水,中间有个四望陿。这四望陿陿口狭窄,左右皆山,进陿口不远,还有一座都落山,恰好成犄角形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赵充国探得那里没有羌人防守,心想: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赵充国带领部队火速进入四望陿,并占领了都落山。不仅把敌人远远地甩在黄河边上,而且占据了有利地形,便于击退羌兵。

杨玉气急败坏,又跟踪赶来攻打四望陿。汉军在各个出入路口都派有重兵把守,居高临下,别说进去,连靠近一步都很困难。杨玉气得干瞪眼。

羌人原指望跟随杨玉能够打败汉军。到这时,都感到失望,渐渐人心涣散,不断有人开小差逃走。赵充国抓住这个机会,挑个出身羌族的校尉,化装回去做敌人的瓦解工作。

这校尉潜到羌人住处,见两个部落首领模样的人,在饮酒谈心。一个说:“我叫你不要反,现汉家天子果然派赵将军来了,他是个挺有经验的人,我们连拼命也斗不过他!”另一个问:“依你该怎么办?”

校尉趁机凑近道:“只要你们真心投诚汉朝,赵将军会分别对待的。”两人大吃一惊,怀疑是杨玉派去的,一把抓住校尉,喝问:“你是什么人?”

校尉不慌不忙解开上衣一只钮扣,露出里面汉军服装。那两人才省悟过来,松开了手,哈哈大笑。原来他们是开羌首领靡当儿和他的弟弟雕库。

校尉带着两人来见赵充国。赵充国高兴地说:“你们这样做很对,望回去转告所有羌族人,能改邪归正的,我们都欢迎;杀掉叛乱首领的,还要论功行赏。”

赵充国还取出汉朝的布告念给他们听:“凡是杀掉叛乱的大首领,赏钱四十万,中首领二十万,小首领二万。”两人听后,深感汉朝的恩德。

靡当儿回去以后,立刻找到罕羌首领靡忘,告诉他汉朝对待羌人的政策。靡忘也不满杨玉的做法,两人一谈就很合拍。

当天,靡当儿把靡忘愿意归顺汉朝的意思派人去告诉赵充国。这时已是六月中旬,赵充国分析当前形势,只等干、罕归顺后,秋凉就可以向先零羌进军了。

就在这时,酒泉太守辛武贤向宣帝奏了一本,说部队都驻在南方,靠匈奴的北面空虚,势难持久;况拖到秋天进军,汉军马匹也耐不住。不如趁七月上旬,携带三十天粮食,从张掖、酒泉分兵两路,合力攻击开、罕。

辛武贤在奏本上又说,这种做法虽不能把羌人杀尽,但是夺了他们的牲口,俘虏了他们的妻儿,挫折了他们的锐气,然后引兵回来,大军一齐出击。羌人恐惧,必然全线崩溃。宣帝觉得这意见有些道理。

这辛武贤原有些本领,宣帝也很器重他,因此自命不凡。羌事发生时,他认为挂印出征,非自己莫属。偏偏赵充国自告奋勇,给抢了去。他不甘心,总想寻找机会把赵充国撵下去。

宣帝把辛武贤的奏章发交给赵充国,命他和手下人讨论。赵充国和他的将士们,都认为辛武贤这种做法太轻率,马驮三十日粮食,怎么能打仗、追击敌人?且深入鲜水地区,一旦羌人得知,截断汉军粮道,这对汉军很是不利。

宣帝接到赵充国的汇报,便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公卿大臣们观察宣帝倾向讨伐幵、罕,便都讨好地说:“先零羌人多势众,又有开、罕的帮助,如果不先把干、罕除掉,就无法对付先零。”

于是,宣帝任命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诏赞许并批准他的计划,由他带领各郡守军,出击秆、罕羌。

同时,宣帝下一道诏书责备赵充国,说他不趁目前水草旺盛季节出兵,却要拖到冬天,让士兵冒着严寒去作战。为什么不想想国家的负担,要拖那么久呢?


赵充国无意给自己的行为辩护,但眼看辛武贤出征开、罕,将要给国家造成长年边患,怎能顾及个人的安危得失,而不据理力争?只得又写一封奏章,开头便说:目前进兵开、罕,臣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请陛下三思!

接着,他根据兵法“要让敌人就我,而不主动就敌”的道理,说:“现先零正想施恩干、罕来攻打我们,正是我以逸待劳、分化歼敌的好机会;而我单攻仟、罕,正好促使他们联合,使自己陷入困境。

赵充国最后写道:“臣年已七十六了,即战死沙场,在所不惜,无奈对国家不利。如果先零被歼灭,干、罕仍然不服,那时再发兵出击,既符合陛下上次由义渠安国传下诏书明谕“汉不诛罕'的旨意,为时也并不晚。”

宣帝看了赵充国的第二次上书,很是感动,当即同意了他的计划。赵充国这次收到宣帝发下的诏书,来回只有七天的时间。

不久,赵充国奉旨到了先零羌所在的地方,那些羌兵闲散日久,士无斗志,秩序很乱。一见大军来到,个个惊惶失措,拔腿就跑。

羌兵丢下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逃走。可是道路狭窄,羌兵挤作一团,自相践踏。赵充国命令部队在后面慢慢追赶。

有的将士不明白,为啥下这样的命令。赵充国笑着说:“这是已经没有出路的敌人了,你追得急了,他只有回头来同你拼命啦!”将士们听了都很佩服。

大军追到湟水,羌人争着渡河,淹死了不少;来不及渡河的,不是被杀死,就当了汉军俘虏。在这次战役中,赵充国不费一兵一卒,夺取马和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

追到罕羌驻扎地区,赵充国命令军士不准放火烧村落,不准在地里割草放牧。罕羌人一看这样,都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打我们。”有的还出来给汉军带路,送茶水。

罕羌首领靡忘亲自到汉营向赵充国请罪,希望能够让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赵充国亲切地招待他,然后把他的请求呈报宣帝批复。

将士们想不通,老将军怎么这样优待敌人呢?赵充国解释说:“你们考虑的是要负法律责任,而我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呀。”

过了些日子,宣帝派人送来赦免罕羌的诏书,准许靡忘立功赎罪。靡忘伏地拜谢不已。

靡忘临走时,赵充国亲自送他出营,叮嘱他同靡当儿好好治理羌事。靡忘被感动得流了眼泪。从此罕羌再没有动兵了。

罕羌靡忘归顺后,赵充国就继续向先零羌进攻。杨玉原带领五万多人马,现只剩下九千来人,被汉军追出湟水,逃到山林中,躲着不肯露面。

汉军却由原来一万多人发展到好几万人,每月需要粮食十九万多斛,干草二十五万多担,要是战事不能很快解决,人民负担不能停止,万一再发生边境变乱,怎么应付?赵充国陷入了沉思。

他抬头望见先零羌丢下的大片肥沃土地,不觉眼前一亮,脑海里顿时闪出“屯田”两个字来。便高兴地自语着:“啊,有办法了!

他掐指计算一下,如果把骑兵撤回去,单留一万步兵屯田,每月粮食就可节省十七万斛。到了那时,羌人看到汉军屯田不走,就会思想动摇,这样战事可望在一年内结束。

他打定主意,就准备动手草拟屯田计划。究竟他已是上了岁数的人,连日追赶敌人,身体劳累,支持不住,就病倒了。

宣帝听说赵充国有病,非常着急,便捎信给他说:“现天气正好,我军士气旺盛,望将军抓紧时机,击溃先零羌。如将军病体不适,可派辛武贤代将军前去。”

赵充国一听,顾不得身体有病,忙披衣起床,草拟他的屯田计划,刚拿起笔,宣帝催促进军的第二道命令又来了。他的儿子中郎将赵卬(áng 音昂),见这情景,不禁害怕起来。

赵卬不敢直接劝阻,便请一位门客对赵充国说:“如果出兵本身会遭到挫折,将军守着不出犹有可说,倘若只是考虑结果利害如何,那有什么值得争的?要是触怒了皇上,问将军罪,将军自身难保,还能谈什么国家的安危?”

赵充国听了,叹口气道:“这是多么不忠的话啊!难道一个大将“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吗?要知道,战争打起来,就不可能在短期间内结束,万一邻近各国再发生变动,又怎么办?我决心坚持我的意见,毋庸多言。”

那门客见赵充国态度十分坚决,反过来说了许多恭维话,这才引起赵充国的注意。赵卬什么时候添了这个门客,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他随手写了“用人惟慎”一张纸条子,交那门客带回去,便立即起草他的“屯田”计划。

原来那门客是新近辛武贤推荐给赵印的。尽管赵充国与辛武贤常常意见不合,并没有影响辛武贤与赵卬私人的友谊。赵卬对辛武贤推荐来的门客,特别亲切。两人常常在一起,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赵充国第三次上书,呈送“屯田”计划,并列举了十二点好处。他说,“屯田”可以节省大量军事费用,军民同时耕作,不影响农业,并能保证边境的安全·····实在是战胜敌人、立足于不败之地的长远之计。

最后,他归结说:羌人最容易用计策去破他,却难用兵去消灭他,我认为用兵出击是不妥当的。上万精兵屯田,会使羌人感到绝望,更便于做瓦解分化工作。

宣帝看了“屯田”计划,又下诏问:“骑兵撤走后,单留步兵屯田,羌人会不会出来破坏;采用屯田办法,促使敌人瓦解,战争可望何时结束?”要赵充国仔细考虑再呈报朝廷。

赵充国第四次上书说:“我军屯田地区,地势平坦,一遇兵警,互相呼应,敌人决不敢轻易袭击我们。敌人现困在山林中,势穷力竭,不断有人叛变投降,最多支持到明年春天,就会全军覆灭。”

赵充国每一次关于“屯田”的上书,宣帝都交给大臣们讨论。最初赞成屯田的,十个人中只有三人,后来上升为五人,最后竟占了八人,连一贯反对的丞相魏相也改变了态度。这样,宣帝就批准了赵充国的计划。

赵充国“屯田”的消息,引起羌人极大的恐慌。他们原指望汉军撤走,回到原地过冬天,现在有家归不得,逃窜在山林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有时他们出来活动,想搞些粮食。不料被汉军了望哨发现,举起烽火,一下子到处都是汉军。他们慌忙缩了回去,再也不敢出来了。

那些剩下来的羌人,虽然大都是杨玉的亲信,但已纷纷表示不满。杨玉手下的几个小首领,联络了三四千羌人,趁机杀死了杨玉,来向赵充国投降。

赵充国奏明宣帝,把有功的羌人逐个封赏,又把屯田的土地交给他们耕种,并在金城设置“金城属国”来管理他们的事务。整个西羌就这样平定了。

当西羌叛乱发生时,北方的匈奴得到小月氏狼何的讯息,早调动了一支大军,潜伏在汉朝边境,等待有利时机,从后面袭击汉军。直到这时,才知道没有指望,便又悄悄地撤了回去。

赵充国班师回朝,向宣帝面奏征羌始末,并着重谈了军事对国家的利害关系,不可不慎重。宣帝省悟到是指辛武贤的事,自己也感到不好意思。当即免去了辛武贤破羌将军的职务,仍留任酒泉太守。

辛武贤怀恨在心,恰好他派往赵卬做门客的那人回来说,赵卬无意中向他泄露“宣帝曾想杀车骑将军张安世,后被赵充国劝住,才免一死”这个秘密事件。辛武贤不禁高兴地叫道:“好!赵充国,你罢我的官,我可要绝你的后了!”

辛武贤就上书告发赵卬犯有泄密之罪。宣帝明知辛武贤挟机报复;但赵卬犯罪,确属事实。他又想到赵充国屡抗朝廷,虽出自忠心,若不稍加抑制,将来群起效尤,何以管束臣下?想到这里,他便降旨将赵卬逮捕了。

赵卬自知难以赦免,又怕连累父亲,没等审问就自杀了。

自这以后,赵充国渐感精力不济,恳求宣帝让他退休。宣帝带着惋惜的心情,同意了他的要求。

过了几天,宣帝派人赶制了一辆轻软、华丽的车子,和六十斤黄金,赠给赵充国。赵充国掉下感激的眼泪,拜谢宣帝,乘着这辆车子离开了朝廷。

以后遇到疑难不决的大事,朝廷总要派人去征询赵充国的意见,或者把他接来,参与制订重大的军事计划。

赵充国活到八十六岁,带着他一生的荣誉离开了人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宣帝追封他为壮侯,把他的画像和汉朝名将霍光画像并列挂在未央宫,让后人瞻仰。

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4-5-5 2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