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名家卜孝怀


email: 1415271864@qq.com
QQ: 1415271864

人物评价

努力从公夫妇共,思亲望帝画图传

卜孝怀,:又名卜宪中、卜广中,河北安国人。中国画画家,连环画家。1932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及朝阳大学,专攻人物画,师承徐燕孙等人。曾先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北平美术专科学校(简称北平美专)、京华美专及艺光国画社。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北京中国画院兼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吉林省文联委员。连环画代表作有《水浒传》《李逵闹东京》《东吴招亲》等。

人物简介

卜孝怀童年时代酷爱绘画,他的家乡河北安国,古称祁州,早年是著名的药市,全国各地的药商每年春季开市之时都聚集于此地。县城内有个药王庙,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庙外铁旗杆上面装饰着凤凰,这些造型给卜孝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药市上有各种演出,如昆曲演员侯永奎演的《蟠桃会》中的猴王,白云生、韩世昌演的《牡丹亭》,那些优美的身段舞姿,他都能默记在心,第二天就可以描画出来。卜孝怀14岁时拜刘琢如为师,刘琢如先生是涿县(今涿州市)知名山水画师。20岁时,卜孝怀考入北平京华美专,此后转到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为了学习喜爱的人物画,他拜著名人物画家徐燕孙先生为师,曾住在徐先生家中随时求教。由于他学习勤奋刻苦,对绘画悟性高,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徐燕孙介绍他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国画学研究会由两位著名画家金北楼和周养庵主持。研究会的活动内容很丰富,每月逢二、五、八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集会,画家们拿出自己的作品互相观摩,有的还拿出珍藏的古画真迹供大家欣赏或临摹,每年举行一次画展。卜孝怀学习和吸收前辈们的长处,进步很快。1940年,卜孝怀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工作,见到馆藏的历代名画。他每日早出晚归,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临摹。他临摹了许多珍贵的人物画作品。1948年,他有一个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安国县(今安国市)之间的表亲,常讲些家乡老解放区的情况,鼓励卜孝怀画现实题材的画。卜孝怀听了深受感动,根据表亲提供的故事情节,完成了一批反映解放区生活的作品。

北京中山公园婚礼婚礼

1949年春,由江丰、吴一舸等同志主持审画,在北京北海公园琳光殿及山上的甘露殿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美展之《卜孝怀革命故事画展》,展出作品八十余幅。展室正中绘的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骑着骏马在山坡上远眺,人物刻画写实,气魄雄伟。这些画得到观众的赞赏。来看画展的人很多,室外山坡上,人们甚至排成长队等待参观。此情此景使卜孝怀受到很大的鼓舞。不久,卜孝怀取材赵树理的名著《小二黑结婚》创作出的连环画,由中国书店印行,《刘巧儿》连环画由灯塔出版社出版。1951年,卜孝怀随恩师徐燕孙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在创作室承担创作年画、连环画的工作,陆续画出《猪八戒吃西瓜》及后来刊登在《连环画报》上的短篇连环画《金钥匙》等。

著名人物画家刘凌沧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孝怀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创作室。他工作勤恳,创作了大量的年画、连环画,画在社会上流传很广,人亦声誉日增。我那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记得有-次到他们出版社参观,在楼上一间长方形的画室里,一排排画案,刘继卣、墨浪、任率英、王叔晖等名家都伏案作画,人才济济,堪称一时之盛。他们的作品均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20世纪5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出版重点大型连环画《水浒传》,共26集(a8z8连环画网站有收录:观看地址),卜孝怀一个人承担了其中12集,总计约1500幅。这说明人民美术出版社对卜孝怀的信任。这部连环画《水浒传》影响巨大,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标志性出版物。《水浒传》连环画是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水平的一次检阅,除了刘继卣、王叔晖等人有自己的创作外,大多数创作员都承担了相应的任务,徐燕孙承担了《三打祝家庄》的创作任务。而在这套连环画中,画得最出色也最快的恰恰是卜孝怀。正像姜维朴先生回忆的那样:“他是完成任务最多最好的,而且是最准时完成任务的画家。”卜孝怀为此获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度优秀工作者称号。《水浒传》连环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如何塑造典型人物是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卜孝怀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如宋江的机智多谋、李逵的鲁莽强悍,他对梁山每位好汉都做了自己的诠释。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卜孝怀的创作激情和极高的绘画水准。

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优秀工作者优秀工作者

卜孝怀胸怀博大,有爱国情怀。20世纪50年代初,卜孝怀家里较为困难,由于多年劳累,他患上眼疾,左眼视力明显减退,人民美术出版社为此还发过他救济金。但是当他第一次领到连环画《水浒传》的稿酬时,却将全部稿酬捐献给祖国,支援抗美援朝,不久又积极认购公债。

卜孝怀为人坦诚,乐于助人。徐燕孙被打成“右派”后,几乎无人再与他来往,只有他的弟子任率英、张树均、李大成等人仍来看望。徐燕孙去世后,卜孝怀把家里西屋四间房腾出来,请两位师母住。这件事成为一时的佳话。

12集《水浒传》连环画卜孝怀创作的一个高峰。第一集《九纹龙史进》、第三集《野猪林》、第四集《林冲雪夜上梁山》、第九集《狮子楼》、第十集《快活林》、第十二集《闹江州》、第十三集《李逵下山》、第十七集《三山聚义》、第十八集《闹华山》、第二十二集《李逵元宵闹东京》、第二十三集《燕青打擂》、第二十四集《黑旋风扯诏》等,约1500幅。看得出,出版社的要求是其他人完成各自单本创作任务时,他要将这12集稿件同期完成。而卜孝怀确实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这部连环画,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构图多变,梁山每位好汉都具有独特的性格。卜孝怀在绘制这。上千幅画面时,可谓煞费苦心。他精心塑造了李逵、林冲、武松等人的勇猛、正义形象,巧妙安排了复杂热闹的武打场面,这些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卜孝怀创作认真,他的夫人关志芬回忆说:“他创作这些画面时,自己就如演员进入角色一般,有时画到某些动作架势,他觉得处理不妥当,就对着大镜子练几个架势,或请别人做模特。他认真对待画面。上每一个细节,对服装景物都一一进行过查证,力求避免疏漏。记得他在绘制《闹华山》时,曾与我提及故事情节中有一道具叫‘金铃吊挂’,而所谓‘金铃吊挂’究竟系何形何物很难查到资料,他是凭着幼年在庙里神像前见到过的印象画出的。由此可见,他能创造出那样多的画面是和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与博闻强识有很大关系的。”

李逵闹东京李逵闹东京

卜孝怀的儿子卜昭欢这样回忆卜孝怀作画时的情景:“父亲把连环画脚本从皮包中拿出来,细细地看一会儿,稍加思索,便开始用铅笔在印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字样和画框的绘画纸上打稿。草稿一般很粗略,笔触也很轻,只有大致的构图与人物动作,主要人物则用简约的线条画出眼睛与鼻嘴的位置以及大概的表情神态。墨是从琉璃厂那些地方买的旧墨,所以用得很精心。墨买回来往往是先用宣纸精心包好,封上蜡,用时用一点撕开一点。他把墨研得浓浓的,画在纸上好像凸起来的样子,闪着漆一样的亮光。“父亲每天走得很早,回来很晚,班上那幅画没画完是不会回家的。回家匆匆吃口饭,他又伏案作画。有一次放假,他急着赶画,完全没有理会刚熟的玉米面粥有多么烫,一口喝下去,食道和胃全烫成了重伤。这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卜孝怀以工笔重彩人物画为主,主要取法仇(英)、唐(寅),深谙工笔十八描。他的作品格调高雅,结构严谨,线描熟练劲健,赋色绚丽清新。尤其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他更加注意到人物形象的塑造,线条简约,强调其韵律。他常以兰叶描法作画,线描随人物动态而变。他追求的是描写对象的精神状态。

1961年,卜孝怀调到吉林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到了新岗位后,他很快就适应了教学的需要,备课、讲课都很认真。他将自己的绘画实践和经验无保留地传给学生。缺少教材,他亲手绘制10幅《九歌图》。此图原是两宋人物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力作。临习过这个摹本的学生,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卜孝怀离开人民美术出版社后,又以工笔绘制了彩色连环画《李逵闹东京》《东吴招亲》等,均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卜孝怀晚年的工笔人物画神形兼备,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比如工笔人物画作品《横槊赋诗》《公孙大娘舞剑图》等。他描绘的人物,造型端庄自然,设色雅致,用笔流畅飘逸、简约适度,更为注意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如《东吴招亲》作品中对刘备、孙尚香的表现都着意于对内心世界的刻画。

1969年,卜孝怀下放到吉林省永吉县黄榆公社小河沿子大队,此时,他已经60岁,加上多年的疾病,于第二年病逝,终年61岁。张伯驹先生为他写下挽联:“努力从公夫妇共,思亲望帝画图传“。

卜孝怀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十年,是位高产的画家,创作出几千幅高质量的连环画。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人民美术出版社,奉献给新中国的美术事业,我们永远怀念他。

相关人物

网站推荐